原帖内容
七七蔚

2009-5-1 16:54


雷?看情况喽。1 ^- ~3 w2 k+ Q5 w- p1 W+ C) J
一篇文是否“雷”,关键看文的本身。文章内容好得不得了,就算是外星人称也不会让读者感觉雷;反之呢,就算是天仙人称,也会把人雷得体无完肤。
6 k1 r) j/ m+ @* P. g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第一人称,本身就是代词,能否有存在的意义,就得看写字的人有没有利用好这个字眼儿。这么说吧,就像《枪王》中的一句台词,“枪不能杀人,是人杀人”。第一人称好比一把枪,安静地放在那儿,也不过是一个词、一块铁,又有什么“雷”、杀伤力而言?# k& r+ y" {: ]# ?' P3 z
所以说,单纯的第一人称,根本没有“雷”可言。
. r; J0 q1 k  t, e* a0 X5 ~micchi14.net说到用第一人称进行描述,当然有很多好处了,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角色的内心世界。有一种角色是喜怒哀乐于形于色的,譬如,樱木同学,但这绝对是一个特别的、绝无仅有的生物。而大多数角色,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更何况还有流川同学这样的冰块块。
! Z' }9 H3 k. x: K/ |0 g3 W当然,用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也可以描写一个角色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描写很详尽、很吸引人——如果故事情节足够合情合理的话。这样一来,就不如第一人称来得更直接了。说白了,就算哪儿不怎么合情合理,你也可以耸肩摊手手,笑着说,“我怎么知道会这样,那个谁谁就是这么想的”。
" R5 w- p! x; Z; r; m开玩笑。不过,以第一人称为切入点,真的是描写心理活动最好的角度呢。
- N6 v. Y  V9 O/ x6 a5 S那么,再来说说第一人称的弊处吧。第一人称用于心理描写,固然再好不过,那其他的描写呢?任何文章可不是只有心理描写就够的——好吧,也没有这样的文章。第一人称总归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以一个人的感观来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事情、这个人的,难免会有偏颇的时候。有了偏颇,也就有了不合理;一旦不合理了,故事就会显得牵强(当然,恶搞是个例外),再出彩的心理描写也难以弥补了。话说回来,也许就像小正提到的《我们十八岁》一样,可以从两个人——甚至更多人的角度,去描写同一个故事,未尝不可(说到这里,我的第一篇文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先不说成功与否,反正雷得自己不行,笑)。但不管多少人的角度,一旦把握不好,写出来的,一个故事就很容易变成好几个不同的故事——或者说,一个故事变得支离破碎。
* H9 w8 V! Z% q1 l- y' d* S总之呢,第一人称各有利弊(好吧,这是一句废话)。至于孰轻孰重,见仁见智吧(还是废话==)。
4 {& ^* p' }! {9 e也许,你会问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用不好,心理描写就会不合理;第一人称用不好,故事就会变得牵强。说来说去,怎样都不合适,那该用第几人称写文?3 ~$ z, j" ?# a$ ]
啊,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我也在苦恼。解决办法总是有的,那就是好好锻炼笔力,争取达到“用外星人称也能写出好文”的境界。5 |  E' Q# ]- ^# _0 T% e( r2 W- M
那么,要好好努力了!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萌度 +3 斑竹 2009-5-1 23:53 着重讨论人称对人物心理塑造的影响。若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