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派
0 X/ `$ |4 M2 t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I8 n1 |3 {* _% V& Q, L0 j; m$ g# j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如果说商业片是让大家看着高兴,那文艺片通常是让导演自个儿先高兴。这样说并不是在贬低文艺片,而是跟商业片迎合大众的口味相比,文艺片不俗气,不功利,更多时候是在表达主创人员内心的感知或审视,有种独立张扬却不自我的情怀。; L2 A" ~9 q" z( W5 r
被我归为文艺风格的三受文作者们大都有强大的文笔。在没有激烈剧情来烘托的情况下,也能将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个场面写的娓娓动人。他们的文虽然没有商业类三受文那样流传度广,但也不乏共鸣。在某些文因为别人的催坑求文变得口口相传时,另外有一些文则更适合让人坐下来安静地阅读,从而被文中的细节感染,被那些从字里行间透出的伤感或无奈深深地打动。0 W1 H8 l) X) `% w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o9 j" g8 ?1 {( K( ]
. w0 Z+ D! y% m4 D- f
8 D8 e3 Y- o! z) s) w①原未夜
% _: U R! A* r
* f$ Q+ Q) M; _# }1 E( v这位作者量产并不多,寿受收录的几篇文也都是篇幅不长的短篇。《三井温泉旅馆恋物语》算原未夜大人的文中篇幅较长的一部。行文通篇讲了一个淡淡的故事,有关去温泉拍摄的明星流川和温泉旅店的少爷三井之间的爱情。整个小说的背景是架空的,因此作者在处理人物时并没有用什么来自原著的线索,人物形象也略显寡味。但作者细腻的文笔弥补了这一点。文中的日系景致描写非常细致到位,很有日系文的味道。而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像很多日系小说样,虽然平淡无波,却如同温水一般一直在加温,用细微的互动交汇成流三二位最后的水到渠成,让人在读完之后欣慰一笑。
7 C( H! T5 n" \2 J- j
; y$ @ M9 ^1 ?! O5 _* V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原未夜大人另一篇《愛してる》是校园文,同样是偏文艺的细腻笔触,读者可以看到嘴上少语的流川在面对三井学长时矛盾不断的内心独白,第一人称的写法可能会让人物在情感表达上有些偏女气,但文中的其他人物樱木、赤木等人的插科打诨大大冲淡了这种感觉。最后流川跟三井表白的那段,别扭的三井,比三井还别扭的流川,两个笨蛋如愿走到一起。故事干净的完结了,不拖泥带水,也不夹杂作者自己内心过多的情感外露,这样温情脉脉又不做作的文艺风,颇为难得。& @" Z3 R" @' R( T$ e4 k
: r, y) a. Y9 b标签:温馨
8 [7 {& r P$ k. U8 U' n- [" f评语:细腻的文笔,干净的故事,一场关于三井学长和他的那个人的恋爱物语。6 G% m8 Y- m; [4 L! w
. H1 @# D/ q" U! `6 X. [. v y8 @" L7 s! [
==========================================
# s: ~: [6 R& W' F7 Pmicchi14.net
" H |. v8 l2 S8 b: |5 t+ X, l②淡点(阿眠): T# Y$ G, c( v, o7 j
7 c3 d: ~ [9 o* c4 qmicchi14.net淡点大人量产颇多,大多数是以仙三为主要CP的文。初读淡点大人的文,有种清风扑面的感觉。看多了在情节上斤斤计较、用虐和H博眼球求点击的文,读到淡点大人的文就不由会“咦”一声,带着接下来肯定会有情节上的展开的惯性思维一路读下去,到一篇文终结了,终究没有看到自己想象中会出现的东西。正如我所说的,淡点大人并非走情节路线,第一次读他的文,会误会成是来自日本同人的翻译,因为作者的文风非常细腻,行文之间的景致描写都带有日系文特有翻译腔。印象颇深的是那篇《春日的简简单单》,少年洋平和三井在升入大学后的故事,骄傲的三井和敏锐又含蓄的洋平,两个人从暧昧的情愫跨入各自终于明了对方心意的阶段,整个过程自然细腻,毫不做作。虽然略显平淡,但仔细读下来,会发现有种值得回味的悠长在里面。
# \/ E9 B( w! v& ?$ @. W; n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5 p' d- D; ^( I2 O; y! p
这样的文风对人物塑造的要求颇高,因为缺少激烈情节支撑,作者必须靠细节来打动读者。而细节的源头来自人物。淡点大人对人物的塑造虽然细腻,但还没有达到日系文的深入。并且有些文的水准并不总在一条水平线上。说直白一点,他的某篇文中,弥漫着少年气息的三井确实像从日本校园里走出来的样子,而又有某几篇文中的三井,只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物,辅以日系文风,可以让人觉得那是一个日本少年,但如果说他是三井,那就未必了。例如那篇仙三的《I am here》,里面的三井一如既往是敏感脆弱又骄傲的性格。可或许是刻画得太过用力,三井敏感的一面被放大,而少年本该有的干脆豪爽的属性被削弱了,人物看起来就略微显得有些弱气。另外还有几篇不太记得名字的文,有背景是类似欧洲的中世纪的文,有仙道比三井大几岁的文,那些文中的三井仅仅是一个人物,被冠以三井的名字。即便是用宛如翻译腔一样隽永而细腻的文风,也体会不到来自井上笔下三井的气息。
" F2 W7 ?" V, Z' [9 X% C* k
+ F) [2 a0 k$ X E3 x4 D' z4 Rmicchi14.net另外,在淡点大人的文中,对于景物的描写往往很细致,有的时候确实能增加阅读时的美感,但有的时候也会显得啰嗦,尤其是当对人物情感或内心的描摹没有景致来得细腻的时候,这份细腻会造成文章的寡淡,让文如同淡点大人的名字,淡淡的淡淡的淡淡的一直行进到最后便结束了。micchi14.net1 q; h) ~1 [$ t, P6 U
2 O' t; o4 U b8 ?9 y淡点大人的风格让我想起部分学摄影或美术出身的导演。在镜头语言方面,他们一丝不苟,对每一丝光线一处场景一帧细节都力求最美。从镜头下诞生出最干净自然的风光,最清新唯美的人物,而情节上平平淡淡,人物带着小清新们酷爱的清新和寡味,在影片落幕后,最终只给人看了一场加长版美轮美奂的音乐录影带的乏味感。3 J8 Q5 M( K# Q
1 `" X# y/ Y* Q
标签:干净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2 \% X! v2 O# }0 I) C: h) O
评语:风格细腻柔和,文字清新唯美。颇有日系风范的笔触有时会让人物显得自然,有时也会过分纠结。情节稍显寡淡,细节力度不够,但整体相对协调,个人风格明显。
$ j9 t, t; D- Z. N' z4 Q3 G
. I6 K/ i, R5 x* ]8 A# ~) ? f' L. Q$ c2 V. D; t
==========================================( C9 S: G8 L# _& T, k
# f! q2 Z2 T0 W+ _% @③狮子歌歌
7 \' w6 Q! i3 Z7 g- B+ Q!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2 s: [1 q" F! M* ?4 i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这是寿受搬家后新晋的一位作者,量产不多,作品大多是些短篇。坦白了说,狮子大人的风格并非很出挑,但一想到所看过的风格文艺的三受文,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大人的名字便从我脑子里跳了出来。
- f Q% _+ Q/ }: `8 N9 }3 q$ V& d6 j" x. W+ W5 M5 L$ c
给我印象颇深的是狮子大人的《春风化雨》,相对作者的其他文,这篇篇幅较长,故事灵感源自电影《死亡诗社》,可能就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缘故,让我对狮子大人的文风产生了文艺类作者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吧。1 R$ q4 F: @" G1 H5 P- @# b
7 M! F% W9 p* n# T& ^
狮子大人身上有一种很多同人作者都有的毛病,即是对人物有爱,但对CP无爱。在他写过的几篇文里,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宫三这个CP。宫三在三井受的CP里绝对算冷门,有人涉及,读者自然会感到新鲜从而去思考这对CP的萌点所在。不过狮子大的宫三文给人感觉仅是即兴涂鸦,并非自身有感而发之作。作为在原著中拥有不少互动的两个人物,作者直接对这些先天性珍贵材料宣告放弃的举动让人觉得惋惜。大概是狮子大人其实对宫城并没有什么爱吧,而对三井的爱可能是有,也可能是因为爱太多所以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因此《欺骗》和《耳洞》两篇文中的大多数笔墨都给了宫城,展现出了宫城徘徊在彩子和三井之间的纠结,本该是主角之一的三井却成了点缀,这也是狮子大人写文的一个特点,行文的风格很累赘,喜欢在一些无意识的细节上花费笔力。明明是写着情感故事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却很无所谓,作者笔下的三井更多是一个叫三井的符号,感受不到太多作者对于关于三井这个人物个人理解的东西。里面的三井、仙道、宫城是大多数人一般想到的那种形象,仙道桃花旺、性感、多情浪漫,宫城喜欢彩子,三井有些敏感,作者既不会刻意去深挖完善,也懒得去放大人物的特点,有一种很吝啬自己的感情,写到差不多像大家一般觉得那样就好了的无谓感觉。
! r6 G' l, U$ }5 @2 Z( F# M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M. N$ ^8 b: F* _- J' d' ~5 g
狮子大人入选十周年同人志橙夏的《塞车》一文,是个人觉得他最好的一篇三受文。《塞车》的CP是洋三,全文只有最后的三分之一是洋三的部分,前面一直是一些三井的回忆,关于樱木关于宫城,最后关于洋平那辆小绵羊的部分点题了标题里的《塞车》二字。之所以说是最好,原因可能是在于《塞车》中的三井难得被着墨那么多,而且背景也是篮球少年们长大后的几年,虽然一如既往地有些繁琐,东拉西扯到最后才导入正题,但起码有一点点来自原著的亲切感,不像作者其他的某几篇文那么苍白空洞。micchi14.net; z6 ^. H7 J% P! g/ ?. A' Z# Z3 _- S
6 b4 k6 [! k \" A: r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狮子大人给我的感觉是小清新们挚爱的微电影,篇幅短,风格清新,没什么主题和情节,或许连主创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表达些什么。想去做的热情完全是受别的东西影响,有种想要倾诉的[谷欠]望,但缺乏个人思想,又不太愿意去深挖细究,容易沦为模仿或是随意拼凑的产物。
# b" @- D8 K, U* h2 B0 \' N3 r' |. M) \+ N% G, O! h+ D' g
标签:空洞
; G3 ~9 k3 F% r# z$ A! Z# {; S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评语:风格简短干净,虽不出挑但也有自我的风格。爱在无关细节上浪费笔墨,缺乏自己的情感带入,有些生硬。但胜在从不冗长,不会有太泛滥的矫情和空洞的说教,这里需要赞一下。
( \* u( x7 z/ P0 N o4 D e- ^( `0 a o
3 h2 X4 `; \ F2 W$ P) \
6 }! h0 [, x) I( z& C' K+ e! D- E: M==========================================
* x# r- A# ]; y) C* m: R0 q( E
, N( A* K% A# ~$ ~7 o④VINO
5 U7 f! w7 @/ c# l% z
7 u+ b( f2 W; v( {7 S这也是寿受搬家后崛起的一位作者。VINO大人早期的文风格偏向轻松搞笑的小品文,例如恶搞了经典童话《灰姑娘》的三受文《O,Cinderella》,而后期可能是心境上的变化,风格则更偏向细腻文艺的随笔散文,例如最近的《流年》。9 C+ u; ? @& D! V- ~% o
% Y! r- r2 R& p K3 p" q
最初读到VINO大人的文感觉很治愈,因为在他的文里总是充满了三井和周边人物的一些小互动。比如那篇赤三的短篇《误会》中,开头一段通过旁观者木暮的调解把三井和赤木在高中一年级时互相不爽的处境描绘得惟妙惟肖。而另一篇洋三文《四季风物》第一节中,洋平为了护着笨学长被不良少年狠揍的桥段也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VINO大人是一个场景感很丰满的作者,从不刻意地去讲故事,但也不会给人潦草了事的感觉。读VINO大人的三受文,总能感觉到作者在写文时脑内说不定有构想出这样一个画面,而随着笔下文字的流淌,脑内的画面也一点一点被展现出来。VINO大人的短篇比中长篇的文在手法上写的更为生动。其中会有一个清晰的事件点,尽管不大,作为一个短篇的梗却绰绰有余。作者对节奏的拿捏也十分到位,他笔下的三井也常常会在活泼好动的性格之外,沉淀出敏感忧愁的另一面。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3 q% Y& n9 c) }8 l" k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0 O) H& J' \- j: u" c2 _4 ]/ j9 T" E
可以说VINO大人在短篇上颇有灵气,但一旦成了长篇或中篇的文,这份跃动的灵气反而消失不少,之后的剧情也会跟着不受控制起来。VINO大人的场景感在短篇中是令人愉悦的可爱镜头,一旦写成了长篇后可能会变得有些枯燥。或许是太计较想要表达的内容,在铺垫的过程中交代了太多,反而让原本设置的闪光点被前面冗长的铺垫淹没。例如仙三的《天空》和流三的《秋日暖阳》,一如既往地秉承了VINO大人温馨治愈的暖色系画面,却会给人本应该更好却没有十足表达出来的遗憾感觉。而且VINO大人的细腻之处在于他会把几个人物丢在特定的场景中让他们自由发挥,不管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前提是他们就是那几个人。短篇的话一两个场景足够表现,而长篇需要不同的场景转换,在这之间,关注的究竟该是哪个人物,以及两个场景之间的过渡,VINO大人在处理起来会有一种无力感,没有耐人寻味的暗示性细节,也不会取舍一些精彩和枯燥的东西,单纯为了过渡而交代,从而拖慢了整体的节奏,有点白开水流水账的味道在里头。+ C4 ^8 {: g' A. L
4 n! g1 {2 _, `: ]2 d" u& y
VINO大人的非短篇文会让我想起一类认真但又死板的导演,不爱给观众空间思考,什么都要事无巨细的全部表现出来,却往往意识不到暗示性或象征性的一些镜头和细节才是观众观影时的乐趣所在。偶尔会被一些并不精彩的细节吸引去注意力,不会跳跃式拍摄,从人物吃饭到人物睡觉一个镜头不拉。结果会使片段式的东西被刻意拉长,从而导致整个作品陷入冗长繁琐的怪圈。
2 Y* D7 X9 F3 Lmicchi14.net8 p7 q) {' H1 I3 D% h- S
标签:双刃
0 V! ?/ j* K& O# y评语:短篇妙趣横生,场景感丰满。长篇过渡生硬,交代太细。作者把握场景的感觉是把双刃剑,有时是帮读者完善想象的优势,有时也是剥夺读者想象的败笔。
6 w, y4 R$ w Q4 J1 Z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N1 E/ M, L& h3 ?4 B- ^5 a& e, H
% }& }0 |0 F; x) V( r- ^3 M& ~& j==========================================
6 l9 x8 p0 F |9 M6 `$ C* L" T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0 _( n) H/ t3 C( j8 G8 J# c) n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⑤丹枫白露* x- d# z- J+ p% Y. v
* T5 N( P6 R* [想必许多人都记得《初雪》里抛出那颗约定中的三分球、并高举起手大声喊出学长名字的流川枫。丹枫白露大人笔下的流三大多是这样一种无需多言又爱意满满的相处模式。第一次看丹枫白露大人的文,还没有对流三这个CP有太多特殊的感情,但丹枫白露大人却将流川的特性与三井的个性融合成一个幸福等式,即冷言少语实则内心坚定的流川,外表坚强内在敏感的三井,流川常在三井身后默默地做着对方永不变心的后盾,这样的流川让人欣喜,也让人欣赏。而丹枫白露大人笔下的三井会给人怜惜的感觉,纤细易折,又坚韧不屈,屡败屡战。例如《风华》中的剑者三井和《倾天》中的舞者三井。而此时流川的出现仿佛是顺天应命,让众多为爱逞强的三井提着一口气的读者们都放宽了心。无论是《活》中被牧帝王囚禁的男宠三井,最后由侍卫流川带着朝着自由的高墙外纵身一跃的那份潇洒,还是《风华》中风华绝代的两人纠结半生始终无法结合但最终仍心意相通的那份默契,丹枫白露大人笔下的流三中总有一种相守的默契。可以不需要言语、不需要互相表白,但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即可以明白对方的心意,从而同行相携。
7 y# |9 N6 Q% Z% \$ o7 B8 b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x+ r* @" j5 D- n, S( p' N- t然而读丹枫白露大人的文也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他笔下的流川太过闪耀,即便是集中了不少笔力描绘的主人公,三井仍然不免黯淡,被流川夺目的光芒吸引去了本该集中在他身上的注意力。《初雪》中的流川,仍是一个天之骄子,执着、自信,无往不胜,是可以被对手重视的存在,在NBA的赛场上圆三井无法实现的篮球梦。原著中也确实如此,流川总像高高在上的太阳,散发出的光芒让很多人移不开眼。然而三井虽然没有得到井上大神如樱木和流川一样赐予的光环,但也因为自身的魅力得到很多读者垂青,有一众如卫星般紧紧环绕在身边的兄弟和队友,三井除了纤细敏感的一面,更多是阳光和活力。对原著中让人心疼的三井,看文时更希望能看到三井幸福的一面,能看到他与流川一样在赛场上赢得鲜花和掌声,即便是与流川站在一起,也希望能与对方比肩,而这些却是在丹枫白露大人的文里很少能感觉到的。可能相对于三井,丹枫白露大人更爱的是流川吧,天之骄子一样的流川,闪耀的流川,然而作为一个三本命,我则私心地希望更加闪耀的那位是三井,能展翅飞翔在自己梦之上空的是这位永不放弃的炎之男三井寿。
) L( m3 G/ q, R/ O0 }
$ v) J8 P$ @( l7 a8 y) R; _. f! ?标签:倾斜
$ a/ v9 c% c6 e4 O评语:细节到位,情感过渡自然,流三之间的默契感十足。然而流三两人中,作者主观感情的天平更倾向流川,流川强大、真实而三井有时会偏弱,略作,希望能看到作者对三井也施与一样的感情厚度。" n5 ~0 \! g/ ~7 E0 e. q' Z
1 \: ?3 |! R. W( Z7 Z+ E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1 p* o" \. R9 E: e+ T
==========================================
1 f* i/ i. v4 s7 I9 O; b' s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7 N, A& c7 O2 K) T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1 ]% E8 H- O$ |4 _4 y) y% `" w
⑥弥沣, I9 y7 _& ^( g8 F1 K# d
6 |1 e. y: _ M9 [* U* wmicchi14.net提及弥沣大人的名字,脑海里首先跑出来的是他的画。弥沣大人很有才,既写文也画图。初看他的文,感觉跟他的画一样,想象力十足,关注的细节独特,字里行间流动着大朵大朵的浓色色块,并且通篇充斥着抽象的意符。直接点说,我从前并不喜欢弥沣大人的三受文。最初看他的文是流三的《汉堡肉》和《摩卡》,两篇文都是作者以文中角色的视角,用第一人称写成的。第一人称本身就不太讨好,弥沣大人笔下的三井絮絮叨叨,并非敏感细腻那类絮叨,而是古灵精怪,满脑子跳跃性的抽象思维。虽说有不少挺有趣味的细节,但并不是我这样的读者关心的部分,语言也不出挑有趣。他笔下的三井给人一种详细又模糊的感觉,详细的是心理活动,模糊的是三井的真心,三井想象力越是充足跳跃,越是无法看清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而弥沣大人笔下的三井又很少有运动少年的感觉,连少年感也很少,更像是一个爱观察别人、正在体验生活、并且对日常有种玩味儿讲究的小资闲人。这样的三井被弥沣大人写出来,成为展示作者个人趣味的道具,把流三之间两者对各自恋人的解读转化成一种抽象又冷僻的比喻和意符,这也是弥沣大人流三文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3 C5 ~7 O, }& |) d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1 h" L) P" O K [- p
起初我觉得弥沣大人的一系列文中,流三两人没什么火花,因为属于两人在原著里可以互补的性格部分并没有太多机会得到展现,而两个人发散的思维又不像在一个频率上跳跃。但后来又读了弥沣大人的其他文,发现作者虽然不爱用一些表象的交流和动作来展现少年们笑中带泪的青春,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心理描写和跳跃思维)仔细琢磨会发现很多作者精心设置的契合处,像《汉堡肉》中的汉堡肉和川烫肉片的比喻。弥沣大人的另一篇文《青春不老的扇子》里,三井为流川所做的(像捐肾)这样轰轰烈烈的举动没有被作者狗血地着力煽情,而是很克制地让读者发现两人各自为对方着想的默契。个人最喜欢的文是《hope》,一如既往被加入了弥沣大人精心设置的小细节,但简洁治愈,图文并茂。尽管我现在依旧觉得弥沣大人的文充满了太过抽象的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而显得不够SD的味道,但静下心来读一下,会发现里面埋藏的那种抽象的细节其实值得多读几遍。) r7 i$ i8 q( F0 Q$ X
2 D7 h+ m8 Y/ H5 E4 X2 b5 j+ _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标签:抽象9 N, ?0 {! i" R; r. O9 {
评语:属于文艺类中个人风格奇特显著的一位作者,想象丰富,细节古怪,充满各种颇为抽象的“意符”,可能缺少传统流三的味道,但不算颠覆,并且能提供另一种不一样的视角,对此风格喜欢和无感的人或许都各占比例。
' v @: x+ n. l- C8 G3 o0 M& `9 k8 a# h5 ]& _% I
micchi14.net# R) i) Z' J( ?1 d( g' V
1 ~# w2 v6 W# qTBC
2 }) q# ?. t( j L$ U
" d- J; v! w$ ^" p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本帖最后由 夏日祭之金平糖 于 2012-1-28 21:27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