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2
发新话题
打印

[讨论] 『每月清谈』第16期——6月主题:同人小说里的原创角色们

引用:
原帖由 lndc 于 2009-6-3 18:40 发表
+ {: l! k$ @1 \2 a! x; a; N' D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但是,如果文中角色可分为一线、二线、三线等等的话,原创人物绝不要高于三线。读者看同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对原著人物的爱 ...
micchi14.net4 s$ R* N7 F; V. l; y

2 O) \: K! ^2 i0 C对于戏份那句很感触,让我想起看到过一篇读后感。8 \" N8 v# W' T; l, W
读的是温雅的《三分钟恋爱,一辈子怀念》,写感想那位同学说:里面的“姐姐”好可爱啊,只可惜那么可爱的姐姐却居然没有名字……(大意如此). z+ y2 F4 y3 w: r
在那个故事里,“姐姐”是相当重要一个角色,要再有名有姓就得抢戏了不是?
1 k* o8 b6 U- D: w如此看来,只要是能安安心心默默无闻甘当无名氏的,酱油多打几瓶也不用太较真了吧~
7 h* |  l" @& x  t2 U, Smicchi14.net
9 X& i& L# @9 \其实即使是有名有姓戏份多些,也不见得就不可以。
& G. l4 t# x. A0 g" n很喜欢选手一的《樱花十五岁》,里头那女主角“我”叫什么来着?(啊对不起说到底还是把人家名字给忘了= =+)
6 ]/ N8 j' _1 x' k尽管是故事的第一人称,却不像个绝对主角。相对于“当局者”,更像“旁观者”。) r# Z- s0 E0 s. e. W
故事里并不是没有关于“我”的记述,但那些却好像都是为了更加凸出原著人物们而存在的。micchi14.net2 N5 O0 @; v4 T& c- X1 J. \
说到底,对OC的怨念来源于部分作者把原著人物当成凸出OC的道具本末倒置,而如果有OC甘当绿草自愿为烘托原著角色而存在的话,实在是没有去厌恶的道理。
( [* i: U% _- T$ }& q- V0 W
$ n. F1 C8 M  aPS一句,关于自创人物(Original Character,OC)的姓名问题3 i( q. x& a$ M% p$ E
如果原著是舶来品,OC却冠着诸如小雪小婷琼瑶剧文艺片甚至是很中国宫廷的名字时。。。Or那个Z
; h5 G; r1 }# Q: w5 `  |当然,每个国家在不同年代起名字也会有不同风尚。拿日本来说,早几十年,琳琅满目的惠子幸子美奈子,现如今叫这些名的不是奶奶也至少是妈妈了吧= =+ 当然,这个还有待高人点津,本帖不予讨论。
廉价而好用的装备列表:
1、名为“爱”的挡箭牌。功能:防御力POWER MAX,无懈可击的完美作战。
2、S士B亚牌万灵药。功能:原地回复满血,进攻方全数遭遇反噬,○○雷特一出谁与争锋?

TOP

其实不是太喜欢原创人物啦,不过必要的时候也是必须得有那么一两个原创人物的,其实那个铁男的妹妹铁兰就8错啊(虽然总是让我想起铁心兰&铁心男,汗ing ),这个果然还是要看作者的功力如何啊。看同人就是喜欢熟悉的人物在文文里改头换面的感觉哈。" A3 P4 N9 @1 a! `9 e
      为什么我总是说这么长的句子呢?疑惑in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斑竹 萌度 +1 2009-6-29 09:27

TOP

说到原创人物,我首先想起来的是三篇非常非常好的文——《水色和琉璃》《迷踪》《关于幸福》。这三篇文里面都有三个起到巨大作用的原创人物。9 A. s4 Q6 i% Z1 c  Z
先说说《迷踪》。就像himiko版主说的,原创人物是用来烘托主角存在的,《迷踪》里那个费显然就是这样一个道具。三三来迟大人对SD里的人都很有爱,没有用任何原著中的主角人物做反派,于是反面戏份就全部落在了原创人物费的身上面。这个人的设置不好不坏,三三来迟大人对他也不算有太多爱(这是我读文时候的感觉),对他的描写基本上都是些线索性的交代,为安西如此对小三的行为找一个理由,我觉得大人对这个原创人物的喜爱甚至不如安西。但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圆满解决了文章的悬念,可以说是一个无功无过的原创人物。& h6 g7 r; V" ^
《水色和琉璃》的文风很……凄美?总感觉有些哲学的东西在里头,三井澄这个人也是深入洋平感情的关键,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上头,一定程度上甚至抢了点小三的风采(好吧,其实是我很不甘心小三做了别人的替代品),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原创人物在,洋平的形象才更立体,特别是他的感情世界,让旁观者完全透视的时候会为他的周旋和不忍难过。三井澄这个原创人物加在这里作用完全体现了,并且在抢了小三风头的情况下也不太被人讨厌~甚为难得!micchi14.net! Y! E) f! y8 ?+ B  g
最后就是《关于幸福》里面的夕城翼。《关于幸福》的笔触很幽默,三井的形象既有原著中的任性骄傲,也有机灵古怪的一面,特别喜欢他和学弟们的互动,具有现实生活的趣味性,根本不像是在刻意地写小说。但后来到了夕城这个人物登场(不能说登场,他只存在三井的记忆里),原本少年无事不发愁的感觉就没了,转向言情风格了。因为Star大人之前的文风实在过于少年(是种有些淡淡的,感觉不出太浓BL气息的少年间的友情),可是夕城的身世设定,以及三井内心的独白、后来做出的举动等等,都有点狗血的言情感觉,并且对夕城这个人物,Star大人没有写出他少年的一面(看完第一遍后我还回味了很久这是不是个女孩……)感觉(又是我瞎猜的)Star大人写文到了后段时,为了要有BL情节(虐小三)特地加了这个人物,感觉有点生硬,虽然是能够把小三堕落两年的原因解释得比较圆满,可整体和前面的风格发生了冲突。稍稍略显败笔~~但里面的那个小三(尤其是前篇《关于喜欢》里的小三,简直就是活脱脱从漫画里走出来的,大赞!)
8 e1 Y+ f: M2 N8 P. K以上是个人的胡乱点评,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三篇极其优秀的文章,无论作者对原著人物的把握,还是对原创人物的设置都让人在读完小说之后,将这些人一并记住了,并且觉得“嗯,就是这样,没错!”
* g$ Q' }, x# K; D: _2 b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三篇文,因此特地拿出来举例子。原创人物可以写好,关键是看他/她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填补型(像夕城这样解释小三某段行为的原创人物),终结型(费这样子作为所有迷底的终结原创人物),还有发源性(三井澄这样的作为一切因由缘起的原创人物),这三样的原创人物只要不超过主角三井的锋芒,发挥绿叶的陪衬功能,都不会让人感觉厌恶。
2 ~4 }. [# o; p+ @! j/ k7 t( Z说到底还是作者对原著人物的爱,对原著人物的理解如何以及对文的把握。写同人文最重要的始终是那个作为主角的原著人物,只要他不走形,其他的原创人物不管写成什么样子,读者都会接受。而至于玛利苏某女主,发展至ALL女主的文,或者是玛利苏小三,看似ALL三,其实作者在扮演着那个小三或者流川、仙道等其中角色的文,对不起,我拒绝承认它们是同人文。
* W% D* U  z9 N8 g: J'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PS:发现三受文写得好的那些大人,名字都跟S或者M有关(san·jing或是Mitsui么?)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斑竹 萌度 +5 2009-6-29 09:27

TOP

 13 12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