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记录】”等等们的春天“版杀马甲公布+警杀组聊天记录(附几轮投票情况)

其实是个视角不同的问题,站在上帝视角当然看谁谁二,站在警察视角看谁谁可疑,站在杀手视角看哪里都是扛推,站在水民视角觉得是神仙打架殃及凡人。

但是不管拿到什么身份,这个游戏有一个玩法是不变的:找出逻辑基点并由此衍生推理。
什么是逻辑基点?无非是警察的验人,杀手的刀位,翻牌出局的身份,以及以上提及的角色过去的发言和表现。
为什么语言类的桌游(版杀是语言类桌游的衍生物)会禁止场外,原因在于,场外这种事只有自己知道,场上其余玩家无法对此证实或者证伪(并不仅仅囿于警察或杀手的身份,平民亦然),如果太多“只有某玩家知道的事情”存在于场上,会影响所有人的判断,从而失去这个游戏最本质的乐趣——发言和推理。

第一天土屋跳警太晚,确实是因为她在火车上且遭遇晚点,手机还没电了(…),聊天记录有证据,但那时情况危急,还好她在最后两分钟到了家,赶上了最后的时机。
固然这个时机实在糟糕,但她也确实遭遇了三次元的不可抗力,只是出于两边对游戏理解的不同,我方并没有在pk发言或是其后的遗言中讲这件事,就是觉得既然下场了就专注游戏吧,三次元的事情自己想办法克服就好。
实在太忙而无暇顾及游戏的玩家的行动极其影响,我们在最后一天用了控制变量的办法,穷举了一切可能的情况,做了一张表格(附图见后,辛苦兔子了),然而逻辑和方法绝无尽善尽美的可能,最后仍然输在一个我们无法控制的死角上——不是为了卖惨或是求同情,只是想解释一下警组确实一直努力推演,绝非“赌徒心态”或是“不把其他好人当人”。

继续回到视角的问题,这个游戏里只有法官是全知视角,杀手知道全场人的身份好坏而不知好人内部功能区分,警察知道三个队友的情况却没有办法了解其他十个人是什么,平民只知道自己的身份。
排一下视域广阔度,即是:法官(游戏全局)>杀手(知道身份好坏)>警察(知道自己和两个队友)>平民(只知道自己)
所以,这个游戏的设置中,好人团队人数远远多于坏人,就是因为视野的问题,只知道自己的身份或只知道自己与两个队友身份的情况下,加之游戏目的是找出杀手,所以自然会带着怀疑的目光,去审视游戏中除了自己(或队友)之外的其他12个或10个人。
如此大的视线盲区,加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犯错,被自己的好人队友(警察+平民)列入怀疑对象,也是游戏里的正常现象。
警察和平民的关系,个人认为说是保护/被保护,不如理解成互相合作,平民在让自己不被警察怀疑的前提下努力去找凶手,警察在找到可疑对象时通过各种方法排查或给压力来通过对方的反应去推测身份,是游戏中警、民两方的职责。

民被警察怀疑时,固然会不高兴,但是应该出来向所有人分析:1,我为什么是好人。2,这个人是不是真警察。3,①是真警察,我认为哪些人可疑。②不是真警察,大家跟我一起把他出了。
警察在得到嫌疑对象的反馈时,也应该认真分析:1,他的表水有没有逻辑漏洞。2,他的反应是否合宜。3,他的视角是站在哪方。4,他在游戏中做的事都有哪些目的。

因为平民和警察都存在较大的视线盲区,这个时候才更应该互相配合,让自己在对方的盲区里走出去,缩小嫌疑范围。这也是为什么平民在被诈身份时,如果认为警察是真的情况下需要表水,这样警察可以把一个未知身份排查出去,少掉一次验人。
所以,去怀疑平民,并非是警察拿平民当道具,或者不保护平民(从游戏机制上来看,反而是人数众多的平民应当保护警察),而是警察在自己的视线盲区里,一个个排除嫌疑对象而已。
自然,水平高低所限,排查的方法不一定合适,第一次和大家玩对一些情况也并不熟悉,玩脱了在所难免,早在第二天的遗言我就说自己要背锅了,那就开开心心背上。

其实大家的很多情绪或者不满都是视野限制的问题,毕竟每个游戏身份都有局限,而这种局限也是游戏的刺激与乐趣之所在。
游戏已经结束了,站在其他角色的视野位置想想问题,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不是吗?

附最后一天的推演图,欢迎讨论(希望大家还没有真正心累orz):

顺便召唤咪酱出来给龙桑充会员……

本帖最后由 林绿萝 于 2019-2-5 20:12 编辑

TOP

回复 18# 的帖子

好啦好啦,想想我昨天票圈的新年祝福:
「身体健康,情绪稳定」XDD

TOP

回复 21# 的帖子

我不是输了不开心啦真不是……
只是理解不同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多说无益,不求理解,互相尊重吧。
谢谢兔子,你最辛苦啦,我和风人都因为三次元的事掉过链子QAQ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