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Chaos太太写的粮食向,《那一日的第二天》或是《我的朋友》中的三井都有受挫的情节和小小的忧郁的心理。但比起《那一日的第二天》(我没有念错名字吧orz)中的三井寿,《我的朋友》里的三井比赛中受到挫折后的状态比高一时更积极 也更隐忍。「我宁愿他不来,或是来了大哭,或是来了大发牢骚,大喊苍天在上,这至少表示他是在乎的,是可以发泄出来的在乎。我很怵那种默默的痛苦。」再一次因为伤痛放下篮球,但内心最深处对篮球的渴望和热爱长火不熄,「他内心深处其实从来就没有放弃过篮球,他以为自己不去打就不会痛苦,可是还是忍不住以另一种方式接触运动的魅力。是啊,篮球之于生命,不是胜负,不是看客似的冷眼旁观。它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是生命的一部分,看到这一部分时我甚至可以听见心脏都在开口呐喊,赞同得不能再赞同了(哭)忘不了漫画里回忆一幕幕闪过,三井满脸是血,唯有一双澄澈的眼睛倒映出安西教练的身影,和奔涌而出的泪水。经历过挫折,离别,回头,坚持,和胜利,篮球在他心中已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当坏事接踵而至而不得已“悲伤地望向篮球手在屏幕里投篮”,那种痛一定是难以言喻的。好在还有队友的关心和爱,看到最后他们的结局实在绷不住了,那六个少年永远能让我重新热泪盈眶。关乎谁解开了三井的心结,我个人更偏向于是安西教练(hh毕竟听到安西教练也在时三井突然变得尤为恭敬与严肃),开小灶谈心啥的(什)。最后感慨一下,粮食向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斯,它描写的是更偏于原著的故事,加上作者自己对人物情节的剖析和理解,给我们表达内心的感动和对故事中永远闪耀着的少年诚挚的爱。感谢Chaos太太的文章。(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