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寿生日快乐】三井寿同人文漫谈
喜欢一个作品或虚构的角色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正因为那些角色是虚构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这个角色尽情地想象,尽情地丰富他/她的形象。5 [& [9 p0 o- Q- H
于是有一类作品出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同人。micchi14.net1 `! ?5 W% e$ ~& d' j
3 j/ k6 K8 M! z7 C" o5 B( n# L D同人本意是相同志向的一类人、同好,即基于同一个爱好或目的创作的作品。因此同人并不一定是二次创作,也有完全原创,即“一次同人”。只不过这些原创作品是“非正式商业性的”目的。比如现在话题性比较强的《五十度灰》,是受《暮光之城》启发创作的同人小说,原名叫《宇宙之王》,由于大受欢迎而出书,改名叫了现在的名字。国内的一部军事DAN美小说《麒麟》,则是根据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袁朗”和“吴哲”为人物原型而创作的。9 d3 C* J W s$ O7 D
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或者首先想到的,其实是“二次同人”,也就是经过二次创作的,即在一个特定的作品上衍生出的文学或美术或其他作品。本文谈到的“同人”,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这个类型。这类作品我认为不仅局限于动漫,可以涵盖很多领域。比如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就有一些利用原游戏资源进行二次创作的同人游戏,也有一些原创资源的文字冒险游戏。6 w- d% _5 \, u( g7 R' O
由于同人作品“二次创作”的特点,一般人认为这类作品只是一些同好之间交流的产物,很难取得被广泛认同的成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同人作品可能会跟原作有着同样的影响力。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按照上述的定义,完全可以看做是《水浒传》的同人小说。作者借用《水浒传》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进行了完全的原创,讲的是武松打虎到武松上梁山之间的故事,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之前很多小说,包括三言二拍这样的中短篇,都只能算是文人在民间做收集整理工作,再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毛泽东曾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小说反映出明代社会中后期,官僚、恶霸、富商、市侩等各色人物的生活情景,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阶段时,道德沦丧、政治黑暗、生活腐败的社会缩影,具有很深刻的历史价值。
+ A4 v0 ~$ l* Z* k& `6 d" f' Qmicchi14.net
+ k# J: ~: V" Z# `1 h! ^micchi14.net《灌篮高手》也同样不缺乏各类同人作品,同人文学、同人美术作品甚至同人游戏(比如NBA2K13的MOD)。由于同人美术作品和同人游戏在创作上需要一定的技术门坎,所以这类同人作品看到的并不多,一旦有,则非常出彩。但是文学作品就不同了,只要会母语,熟悉原作,就可以写同人了,创作的门坎很低。也正由于这个特点,同人文学,或者就叫它“同人文”,它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这要取决于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和故事情节的想象力。这不仅限于《灌篮高手》乃至后面要提的三井寿的同人文,所有的同人文都是如此。比如在灌篮高手贴吧里比较火的《22年后》,宏观立意上,表达了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在叙事技巧上,用相田彦一做第一人称视角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也不乏动人的抒情文字。不过这篇同人文主要为了表达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所以文字上侧重叙事,树立人物形象的文学描写并不是这篇同人文的重点。
: C, c# Y8 n* y8 }/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三井寿作为《灌篮高手》的热门人物、人气角色,同人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就同人文来说,由于质量参差不齐的关系,搜索到自己欣赏的三井寿同人文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然而更痛苦的,则是好不容易看到自己喜欢的符合自己标准的同人文,看到后面发现这个文坑掉了……相信不少同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一个朋友看到我之前在微博抱怨搜索同人文中遇到的这种辛苦时,安慰我说,这种事在哪里都一样,她很粉《Fate/Stay night》的红A,但是她看到过很多同人的小说和漫画都坑掉了,不比我少……我也释然了:同人作品的创作都是同好在业余时间把自己心目中的本命和偶像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分享给大家,个中辛苦,只有写过才能理解。因此在评论别人的同人文时,不管质量好与不好,在表达上表述出自己意思的同时,也要顾及作者的感受。- F/ N* N" ]! o6 k9 M& e6 d
3 r* i8 J1 d4 A/ X8 ]+ Z" k9 N每一个角色粉在搜索同人文时,都是有一个预判的标准的——不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真的存在。当你看某一个文,没看几行就看不下去,那就是不符合你心中评价标准的。
/ M) B( W$ Y- s$ N& ~* P毛泽东说过:“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可能有的人就嘀咕,这里也有政治标准?其实这个“政治”标准,完全可以适用于二次元领域。毛泽东很多话不是“讲政治”,而是“直接面对政治”,他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任何一个文艺作品都是有政治标准的,只不过有的作品隐藏得很好、不明显,在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中就把你潜移默化的洗脑了,比如美国大片。把这个标准放到同人领域,当你看到一篇某粉丝写的同人文,捧一个踩一个,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捧神宗一郎黑三井寿”,作为三井寿的粉丝,可能会喜欢这样的同人作品么?不可能接受的。也就是说,所谓“政治标准”,就是这个作品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是否符合自己的立场。就像我在搜索有关三井寿的同人文时,不可能在一个“三井寿黑”的贴吧或论坛里找。然而一个作品在有政治标准的同时,也有艺术标准,这两个标准是同时存在的,并不是说符合自己“政治标准”的就是艺术水准高的作品,不符合的就不是艺术水准高的作品。即便是捧一个踩一个的同人文,还以“捧神宗一郎黑三井寿”为例,在艺术手法上,也可以表现的十分精彩,只不过我们三井寿粉丝不接受这样的同人罢了,但是对于路人粉来说,一个高超艺术表现力的作品很容易让他/她潜移默化地认为“三井寿不好,神宗一郎好”。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宣传能力。所以我们在看同人文时,自觉不自觉地先看这篇同人文符不符合自己的立场,然后再看它的艺术标准,是有一个先后顺序的。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I5 O% |6 h& N
这里特别提一下玛丽苏问题。一个同人文写的过于玛丽苏,是“艺术标准”问题还是“政治标准”问题呢?笔者认为是“政治标准”问题。“玛丽苏”会把人物写的过于完美,过于的不真实。放到现实生活中,这属于“极端主义”了。就三井寿同人文来说,有两种玛丽苏存在,一个是把三井寿写得过于完美,灌篮高手中的其他角色都不如他,甚至黑历史都能洗白;一个是女主/男主过于完美,三井寿只对女主/男主好,而且好得不得了。这种不真实的完美会增加读者的反感,感觉就像一群人在看作者在那里自嗨。micchi14.net M* f/ b+ n& W/ N" U( T
. P* R+ o1 E% }+ z
有关三井寿的同人文,对于大多数三井寿粉丝,“政治标准”不用多说,都是丰富三井寿形象的。在搞清楚这个标准的前提下,我们来欣赏不同的同人文时,评价更多的,则是“艺术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剧情与人物设定、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细节描写等等。
4 y2 y7 p( m- y: S, T+ r) S" V6 p( Q& M就三井寿吧和寿受主义论坛中,众吧友的“脑洞”不同,同人文的表现力也会不同,在艺术手法的表现上各有侧重。4 `; b1 v0 T8 S" Q6 Y' b
比如《明天会放晴(BG向)》,则是第一人称来写故事,分别用男女主角的角度来说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从而使故事情节完整、立体。再比如《三楚暮》,完全是女主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写,通过对话、心理活动、外在景物等侧面描写来塑造一个而立之年的三井寿。第一人称视角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技巧,首先作者本身能够有很好的切入点,下笔之后能够迅速成文,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其次读者也能够有很强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文中的男女主角。
2 Y# c* O0 S3 w6 w9 ~micchi14.net当然,通过剧情与人物设定讨巧,是非常能够吸引人的。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三井寿和灰原哀》,将两个动漫作品巧妙地合二为一,找到三井寿和灰原哀两个人“黑暗的过去”这一共同点,讲述三井寿帮助宫野志保从黑衣组织出逃以及灰原哀和少年侦探团观看湘北对阵陵南篮球赛的故事。这种合并型设定在《名侦探柯南》中已经尝试过,就是和《鲁邦三世》合作过两次,都很成功。如果作者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点,完善这个设定,也许能写出更多的故事出来。' q4 ^( q. r( R! b8 q9 N
除了合并型设定,还有一种转嫁型设定同人文。就是把灌篮高手的相关人物转嫁到另一个世界观中,当然三井寿还是主角,这样一来就不用另外创造一个角色了,就让这些SD人物来演绎全新的故事。作者可以把SD人物转嫁到自己设定的全新世界观中,也可以转嫁到其它作品中去。但是人物性格、经历,还是参照原著。比如目前在吧中和论坛中都连载的《富豪刑事三井君》,作者将SD各色人物嫁接到《富豪刑事》这个作品中去,并对SD人物参照双方原著进行合理的改造,表现出来的效果相当受欢迎。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1 e: K$ K- {7 j
micchi14.net8 x5 j, h! a: }( t
也许有人会问笔者,你在吧中潜水、在寿受主义论坛中潜水这么长时间,一直看别人写的文,搜索还这么辛苦,难道就没打算自己写一个你自己心中的三井寿同人文吗?
6 N* y2 j6 o1 P8 T) P写一个自己心中的故事,我的确想过。就是怕把握不好SD各个角色,担心文字像是无病呻吟,因此一直不敢动笔。不过没动笔,并不代表没开过脑洞。
4 }# _% b# k' [1 p: Z我开过这样一个脑洞:主角是一个守护神,但没有多么高大上。性格上、行为上更像是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的木须龙,很平易近人。他本应守护三井家平平安安,事业兴隆,却因为自己的失误,或者说不称职,让三井险些彻底堕落成街头少年。为了挽回(或者说弥补)自己的过错,除了和三井寿这个主角外,还和SD其他人物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最后三井寿考上大学,至于是成为职业篮球手还是从事其他职业,都还没有想好。而且这一系列的故事,都是断断续续想过一些片段:既要和原著挂钩,符合原著所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又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将守护神(连名字都没想好)安插进去。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n9 p% K9 ?' b
是的,当我第一次见到三井寿这个角色时,当木暮说出他曾经是湘北的队员时,出现了这么大的反差,我就有了一种保护他的冲动。这个守护神可以说是我的一个投影。
% V0 J" C( P! ]- L5 Y pmicchi14.net也算是一种分享吧。万一以后有时间真的可以写这个脑洞了呢。
0 s3 L# c0 {% ~: w+ C% N, A$ g% i* T/ ~* Q4 n( D( D3 m5 g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正因为很多吧友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文字,才使得三井寿这个形象越来越丰富,越发的有人情味儿,更成为自己童年美好的回忆。